事实上,自2016年6月起,浙江省已经逾两年未核准陆上风电项目。
也许现在问题还没凸显出来,但是再过几年,到时候出现故障可能很难找到售后,最终还是业主方承担损失。日前,记者了解到,华东某企业A投资建设了3MW的屋顶分布式项目,业主负责采购组件、逆变器,某施工单位B负责工程建设。
李明建议,首先一定要找第三方监理单位驻场监造。但是这显然有违工信部制定电池组件市场准入转换效率的初衷,也不利于产业进步和规范优质产品。随着更多的企业跨界投资分布式光伏电站,尤其是竞价大背景带来的收益率压力,使得分布式光伏电站的质量与规范问题可能会再次凸显。调查之后发现,施工单位B擅自将业主采购好的真组件换成了贴牌假组件,导致电站发电量不及预期。分布式市场:组件、电站质量需重视实际上,EPC偷换组件的情况相对比较少见,更多的情况是由于业主方不专业,总包方或供货方故意欺瞒、钻空子,以冒牌组件、二手组件、次级组件等糊弄业主。
所谓贴牌假组件,即一些小厂商的产品贴上一线大厂的牌子,冒充大厂的产品,或者将几年前已经淘汰的低功率组件重新换个铭牌,实际功率与标称功率不符,这样的产品虽然价格便宜,但性能较差,容易发生故障,最重要的售后往往也没有保障。李明表示,除了组件以外,其他诸如次品电缆、劣质支架的问题同样存在,后期售后服务、电站运维等也没有保障。也就是说,侯印发明的这个家庭发电站,不仅解决了他家的用电问题,每月还给他带来了笔额外收入。
我市生祠镇老港村居民徐德荣家楼上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是由56块光伏板组成的16千瓦发电装置,每天可以发电60至70千瓦时,除了自家电器,其中的一大半电量都能用来卖钱。这让我市越来越多的居民瞄准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优势,开始尝试光伏发电,办理了自建光伏发电站相关手续。记录显示,侯印家的发电站,最多的一天发电41度,平均发电量在40度左右。很早前,侯印就开始研究太阳能光伏发电,2014年,他从网上花一万多元,订购了太阳能光伏板、逆变器等组件,从设计、组装到运行,一手将这个家庭式的发电站建起来,用12块太阳能光伏板,支撑了家中十多台电器的运行。
两年运行下来,侯印家平均每天可以发电10千瓦时,他尝到了清洁能源发电的甜头,打算扩大这个发电站的规模。光伏发电带来额外收入靖城街道临港新村居民侯印家的光伏电站是我市首个成功并网的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
也就是说,这一千多户居民家不仅用电不用花钱了,还领取到近300万元上网电费返还。他几番演算和研究资料发现,根据江苏地区的经纬度,可以推算太阳照射的角度,从而确定太阳能光伏板的安装角度,又拿出两张设计图纸,利用家中南侧的两块屋檐,新增了32块太阳能光伏板。供电公司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记者从市供电公司了解到,想要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居民需要提供房屋的产权证明,供电公司将指派技术人员到居民家中进行现场勘查,按照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技术标准,结合项目现场条件,为居民量身定制接入系统方案。每个月,他都能收到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的转账,金额数百元不等
两年运行下来,侯印家平均每天可以发电10千瓦时,他尝到了清洁能源发电的甜头,打算扩大这个发电站的规模。很早前,侯印就开始研究太阳能光伏发电,2014年,他从网上花一万多元,订购了太阳能光伏板、逆变器等组件,从设计、组装到运行,一手将这个家庭式的发电站建起来,用12块太阳能光伏板,支撑了家中十多台电器的运行。上周末,老家在我市生祠镇的蒋先生下乡时发现,沿路不少居民家的屋顶上装着多块太阳能电板,仔细打听后得知,这是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记录显示,侯印家的发电站,最多的一天发电41度,平均发电量在40度左右。
在正式并网前,供电公司将做好相关计量装置的安装,并与客户签订《发用电合同》,约定发用电相关方的权利和义务。每个月,他都能收到国网江苏省电力公司泰州供电公司的转账,金额数百元不等。
供电公司为居民提供全方位服务记者从市供电公司了解到,想要安装分布式光伏电站,居民需要提供房屋的产权证明,供电公司将指派技术人员到居民家中进行现场勘查,按照国家、行业及地方相关技术标准,结合项目现场条件,为居民量身定制接入系统方案。他几番演算和研究资料发现,根据江苏地区的经纬度,可以推算太阳照射的角度,从而确定太阳能光伏板的安装角度,又拿出两张设计图纸,利用家中南侧的两块屋檐,新增了32块太阳能光伏板。
居民可以根据方案,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实施分布式光伏发电本体及接入系统工程,工程施工完成后向供电公司提交并网验收及调试申请。与此同时,当地供电公司实地考察为居民定制接入系统方案,提供全方位服务。这让我市越来越多的居民瞄准家庭分布式光伏发电的优势,开始尝试光伏发电,办理了自建光伏发电站相关手续。也就是说,这一千多户居民家不仅用电不用花钱了,还领取到近300万元上网电费返还。编者按:靖江市目前已有1126户居民装上光伏电站,在满足自己生活所需电量的同时,余电还可以卖给电网,一举多得。光伏发电带来额外收入靖城街道临港新村居民侯印家的光伏电站是我市首个成功并网的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
全市1126户居民装上光伏电站在自家屋顶装上光伏电板,光伏板所发电量可以自用,余电还能并网,既满足了生活所用,还可以将剩余电量卖给电网,增加收入。我市生祠镇老港村居民徐德荣家楼上安装的光伏发电设备是由56块光伏板组成的16千瓦发电装置,每天可以发电60至70千瓦时,除了自家电器,其中的一大半电量都能用来卖钱。
在屋顶上建个光伏电站,发电后不仅能留着自家用,多余的电还能卖给国家赚钱,我市越来越多的居民家安装上了这种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也就是说,侯印发明的这个家庭发电站,不仅解决了他家的用电问题,每月还给他带来了笔额外收入。
多余电量国家电网以清洁能源上网标杆电价为基础进行结算,每度电的补贴价格在0.4元上下。并网发电后,市供电公司还会做好居民家中光伏发电项目发电量和上网电量的计量和统计,落实相关政策,定期派出技术人员对光伏电站开展巡视。
记者从市供电公司营业部了解到,截至7月末,我市共有1126户居民安装了家庭分布式光伏电站,总容量5894.72千瓦,累计发电量10522883千瓦时,上网电量8802340千瓦时这些政策稳定了能源企业的未来收益,加之国家对煤电的调整,促使所有的发电企业都在向可再生能源转型。当然,这种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政策支撑。因此,未来可再生能源的推动力量将从激励发电转为激励用电,以电力用户的需求来引导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可再生能源提高配网投资收益增量配网的试点工作已经推进到第四批,但是配网的盈利模式至今没有形成。根据多次的绿色电力沟通协调会及各家机构进行的市场调研,外资公司对绿色电力的需求普遍强于国内企业。
相信可再生能源在十四五期间甩掉补贴之后,必将迎来自己真正的时代。如果电网不掌握市场中的光伏装机情况,势必增大调度及备用的难度,所以还是需要双方能够在信息透明的情况下充分合作。
而III类地区是主要的电力市场,也是销售电价相对比较高的地区,在这样的光伏电价水平下,如果售电公司自己投资光伏电站,自主卖电给配网内的电力用户是可以实现较好盈利的。目前可以出售绿证的发电项目都是已经列入前七批补贴目录的,肯定能拿到补贴,企业既没有太强的动力降价出售绿证,购买方因为价格太高也没有兴趣大规模采购,因此绿证整体的交易非常清淡,买卖双方都是一样在试探摸索,这也是早期绿证市场的必经阶段。
但如果改革步伐放慢或电网企业阻挠,出现政策和市场需求之间的摩擦,届时恐怕在盈利的驱动下,大量配网企业或配网内的用电企业会在不与电网沟通的情况下自发地安装光伏,通过增加防逆流装置实现纯粹的自发自用。届时,可再生能源将直面与煤炭等化石能源的竞争,同时我国正在进行电力市场改革,未来所有的电力都将进入市场。但光伏发电还是靠天吃饭,阴天或者出现其他波动的情况下,配网有天然气发电或者储能作为调节还好,如果没有仍需要大电网作为保供电的最后屏障。这些具有可再生能源需求的企业在电力市场上都是最优质的电力用户,是众多售电公司争夺的对象,这些用电企业希望未来售电公司能同时满足保障供应、电价合理(可以容忍一定程度的上涨)、完成绿色电力采购这几项需求。
配网的投资很有价值,但是盈利难度很大。平价项目的绿证定价既然没有补贴的限制,可以放开交给市场。
可再生能源平价项目的环境价值体现截至目前,如何量化可再生能源电力的绿证价值?现阶段政策规定可再生能源企业出售绿证的价格不得高于对应的补贴,但低于对应补贴企业面临实质性亏损,不如等待补贴(绿证如果卖不掉,企业可以撤销绿证,继续等补贴)。外资中越大型的企业对气候变化及环境友好型能源方案越感兴趣,很多全球500强企业都发布了自己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不少行业领军企业,类似苹果、百威啤酒这样的更为激进,明确了实现100%可再生能源的时间点。
从2019年光伏竞价指标公示来看,在III类资源区,普通光伏电站平均电价为0.4589元/千瓦时,最低电价为0.3570元/千瓦时。谁能满足客户的需求谁就能赢得合同,国家电网的确拥有巨大优势,但是新型售电公司也有突破的可能。